腊八粥

腊八粥

2023.01.13作者:内江管理处 陈雁玲

时节不居,时序至腊。

腊者,接也。

腊作为一岁之末,是新旧交接时段,也是古时岁终大祭的月份。天寒地冻,万物收藏,此时举行一场隆重而盛大的腊祭,祭祀祖先和神灵,以报天地,感恩自然,祈求丰收和吉祥。

腊八这天民间百姓要喝“腊八粥”的习俗,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。最初的腊八粥只选用红小豆熬制,随着时代变迁,内容愈加丰富,“八方食材,调和来年万事如意”。

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……洗净浸泡半小时;红枣去核,莲子去芯,桂圆去壳,核桃仁焯水去皮,杏仁、瓜子、花生……浸泡一小时;红豆、绿豆、芸豆、豇豆……则是要浸泡上一夜的。食材准备好,便在腊八的前一天晚上,支起一口大锅,水开下豆,大火翻滚10分钟。待豆开了花,便加入各色米,小火煲上15分钟,煲的过程中随时清理干净浮沫,再下糯米、莲子、栗子、花生、桂圆……煮半小时,最后放入银耳、红枣和冰糖、红糖,微火慢煮,一直熬到腊八清晨,熬出最甜蜜绵长的滋味,满屋飘香。

雪小禅说:“中国人就是这么可爱,什么节日都用吃来表达,且非常隆重。”

是呀,有谁不喜爱这种世俗的可爱?

岁暮严寒,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,一起品尝着香糯的七宝五味粥,一边回味着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咸,用一碗粥的暖意驱散凛冬的寒,让一切不如意消融在节日的温存里,花草有情,山水如画,所遇皆美好。时光荏苒,腊八粥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祈愿,对平凡生活的殷切期许,永远地滋养着中华儿女。游子的思念、父母的牵挂,正如这一碗可盐可甜的腊八粥,充实、绵密、温暖,让人放不下、忘不了。

古谚云:“腊鼓鸣,春草生。”先人们还会戴上胡头,系着腰鼓,扮成金刚力士,击鼓逐疫,待春草初生时,合家平安喜乐。

如今,或许我们都经历了一场苦难,但是,我们要相信,一切都会好起来,而且会越来越好。“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,把命照看好,把心安顿好,人生即是圆满。”家人安康无病无灾,是我们莫大的幸运和幸福。

做个俗人,三餐烟火暖,四季皆安然,何乐而不为?

今日腊八,山河无恙,诸事“粥”全,愿有人与你闲时立黄昏,笑问粥可温,所念之人岁岁平安。